当前位置:首页 > 阳明
-
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需要重视外感热病与内伤基础疾病的关系,容易得阳证的外感,外感多是太阳阳明合病。即虚人外感的建中汤证等,阳虚者湿盛,薛生白在《湿热...
2025-08-0254 0 -
葛根汤8
葛根汤8【来源】《医学心悟》卷二。【组成】葛根6克升麻秦艽荆芥赤芍各3克苏叶白芷各2.4克甘草1.5克生姜2片【用法】水煎服。【...
2025-08-0154 0 -
【清 陈士铎《石室秘录》起废神丹】
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这是由于痿症久不好,是阳明火烧尽肾水的原因。肾水是指所有的体内不容易流失的体液,肾水被阳明...
2025-07-3160 0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56条
少阳脉不胜;若少阳脉胜,阳明脉负者。《脉经》曰∶脉滑者。又曰∶滑数则胃气实;故合病必下利也,太阳、阳明合病下利,阳明、少阳合病下...
2025-07-2870 0 -
李可学术思想在儿科的应用验案:口腔溃疡十年
脑炎后遗症—双下肢频繁抽搐:李可学术思想在儿科的应用验案“永不敌太阴之寒湿,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未有愈时,患儿纳,食少而体胖,相火离...
2025-07-2878 0 -
“六经”概论 | 只要肯学习,中医是不会饿死人的
并转入紧张的为期3个月的《伤寒论拜师必背条文》复习中,而《金匮要略》大多论及的是疾病的形质变化,在《伤寒论》论及的疾病功能性变化...
2025-07-2756 0 -
《辨证录》痿证门(八则)
夫肺之成痿也,由于阳明之火上冲于肺,而肺经津液衰少,何能下生肾水,则肺之燥益甚。肺燥而肺中津液尽变为涎沫浊唾矣,而咳嗽涎沫浊唾虽...
2025-07-2657 0 -
李可老中医“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的临床应用
其气为人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均为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升降出入失常而易出现阳明燥热与太阴寒湿太过并存的病机。...
2025-07-2253 0 -
大承气汤辨证新用验案3则
大承气汤辨证新用验案3则 其他 中医常识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治疗痞满、燥、实等症。在临床上对...
2025-07-2261 0 -
伤寒六经证治捷要(熟记为妙)
头项强痛而恶寒。表实治以辛温发汗,轻者治以缓攻逐瘀,一为项背强几几的风寒涉及太阳经脉证,表实治以发汗解表,二为中风而喘或误下微喘...
2025-07-195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