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焦 第4页
-
一味中药,通泻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疗效独特!
善治头面五官各类火毒上攻,栀子是为数众多的清热药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泄三焦功效的药物,黄芩偏清上焦热,黄连偏清中焦热,黄柏偏清下焦热...
2025-02-0440 0 -
肖老师讲《湿热病中焦湿热证诊治》
《湿热病中焦湿热证诊治》,湿热病是外感湿和热两种邪气,因此邪气既有湿邪为患的特点“说明湿热之邪由口鼻入不停留,章虚谷又告诉我们湿...
2025-02-0336 0 -
空间医学——小小方
制造能量羌活 0.2—足—腰;0.4—足—大椎;白头翁 0.3—0.7舌苔厚腻,裂纹舌,肉苁蓉 下焦缺水便秘 0.3—0.7增加...
2025-02-0233 0 -
沈绍功全科治要讲座(九):水饮、湿邪——精确辨证
(三)水饮:多为局部之邪。(四)湿邪:这里的湿邪主要指的是内湿,大多热化而称湿热证。另外寒湿无所谓,祛寒的药都比较温燥,对湿影响...
2025-02-0135 0 -
脾升胃降临床应用(上)
为了加深大家对这个的临床运用体会,今天有时间就和大家简单的谈一谈在临床中是怎么运用脾升胃降去治疗疾病的一个目的和思考。这是我们人...
2025-01-1735 0 -
土郁夺之...
指湿郁脾土,脾气壅滞的病症,治疗当以祛除湿邪,夺“凡土郁之病。湿滞之属也,其脏应脾胃。其伤在胸腹,土畏壅滞。吐之可也,滞在中者夺...
2025-01-1762 0 -
小建中汤,古代的补虚、强壮剂
是建中焦营气的意思。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它适应于血痹、虚劳、腹中痛这类中焦虚寒的病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2025-01-1047 0 -
上热下寒?脾胃虚弱、肾阳不足是主因!中医教你不花钱的调理方法
就是人的咽喉以上、头面部容易有热象,包括小肚子、后腰、屁股、腿总感觉到冷,可能觉得阴囊冷缩,最常见就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寒湿阻络、痰...
2025-01-0849 0 -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组成】桂枝12克(别切 甘草12克(炙 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先煮甘草、白术、人参、干姜四味,更煮取300毫升...
2025-01-0846 0 -
林佳明:五苓散水液代谢总协调
解读《伤寒论》的人都在说五苓散是解表之剂“说五苓散是解表剂的人主要依据就是,五苓散所治疗的脉浮,所以以此来断定五苓散治疗表证,皮...
2025-01-03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