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枢
      -          半夏汤半夏汤【来源】《灵枢》卷十。【异名】半夏秫米汤(《兰台轨范》卷七 。【组成】半夏10克秫米15克【用法】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 2025-10-2996 0
-          孟士秀先生【《黄帝内经》论道】之壹就必须从《黄帝内经》谈起。也就是《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一个人从出生到百岁”神气皆虚“其实《灵枢》这一篇文章写的是偏于“而《素问》第... 2025-10-27122 0
-          舌诊起源与辨舌心法一、舌诊的起源与发展,最直接、最快捷、应用最广的中医辩证手段,是为医学史上论舌的最早文献。是舌体的病变”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025-10-21116 0
-          正在失传的中医望诊:甲印诊法”“甲印诊法”是中国已故老中医孙秉严先生集四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望诊心法,见解独到,对于中医望诊意义重大。具有热型甲印... 2025-10-11106 0
-          如何自学中医?什么人会自学中医?我想大部分应该都是自己或家人身体有点小病,才会选则自学中医。应该就是病的久了又看不好,《素问》是一部养生巨著,... 2025-10-11176 0
-          浅谈《内经》中营卫二气早在《内经》中就有专篇文章讨论营卫来源、功能及循行,对营气和卫气的概念,五版《中医基础理论》以气行于脉中脉外定义营气、卫气,营气... 2025-10-10145 0
-          《内经笔记之诊法的理论原则1》《内经》诊法虽是诊断学的雏形,但其诊法的理论原则则为后世诊断学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而言,《内经》诊法之理论原则共有三方面的... 2025-10-08169 0
-          经筋针法丨神秘的缓筋通过我对《灵枢·百病始生》的考证,结合临床经验来看,“缓筋”就是胸骨肌。因此,作为“经筋针法”的起手式——“太阳阳明式”,刺缓筋... 2025-10-06176 0
-          人体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记住这1...原穴:合谷穴。肩胛手背痛,2、风池穴,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4、内关穴,缓解... 2025-10-05163 0
-          绛雪园古方选注《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得宣本草》是清代著名医家王子接的代表作,其《伤寒论》申明六经治病,窃选古方之合于三方四制十剂者,(仲景《伤... 2025-10-041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