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承气 第3页
-
《伤寒金口诀》——此是先贤千古秘,不是知音莫浪传
表实无汗脉浮紧,肾与膀胱脉沉大,腹满自利不能安。耳聋胁痛囊蜷缩,更明表里多少病,调胃承气急通之。寒中阴经口不干,身疼发热自下利。...
2025-02-1929 0 -
张锡纯的体质观:让中医“如虎添翼”的思路
张锡纯则特别重视正气中的脾胃功能和元气两个方面。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愚临证体验以来,盖人脏腑素有积热者。即...
2025-02-1730 0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41条
第240和第241条,一个是发汗而病不解,一个是下之而不解,这两条是相对的;一个是病人发汗而邪气没解,可能出现燥屎证,一个是已经...
2025-02-1529 0 -
蔡长福老师济南经方会议讲课内容之二
所以我今天就是举例子,怎样在六经上找病,这条文上是没有的。这病按仲景六经辨证就是太阳病,没话讲的,但是仲景又讲到:疮疡禁桂枝,它...
2025-02-1527 0 -
伤寒论六经提纲
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病有发热恶寒者,按太阳以寒水主令,伤寒以麻黄汤主之,桂枝二麻黄一汤主...
2025-02-1231 0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8条)
发汗不解,可能是太阳中风表邪未去。也可能大汗伤津,表现为阳明经热而津液大伤,当用白虎加人参汤“表邪因汗出而化燥入阳明,与太阳表证...
2025-02-1134 0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50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皆伤津液。津液必伤,阳明燥热则烦,燥热未盛也,是胃肠燥热”而肠道燥热更甚”胃肠燥热;大便虽硬而难行,故不用大...
2025-02-1033 0 -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录第十二篇
《伤寒论》呢第二十九条,如果在太阳症没有治好的时候,病会进入阳明。诸位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给诸位讲,《伤寒论》里面讲的阳盛和阴盛...
2025-02-0434 0 -
金针大师王乐亭常用的有效对穴
曲池配太冲偏于通降下行。主治肝气逆、肝热生风、高热惊厥,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鱼际配太溪,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鱼际、太...
2025-02-0332 0 -
中医经方治病的方证不传之秘公布!
5. 桂枝加栝楼根汤、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石膏汤、五苓散、猪苓汤皆治渴。但桂加栝治汗出、脉浮弱、有表证之渴,小柴加石治胸胁苦满...
2025-01-14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