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气
-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思路
中气即脾胃之气,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肝气郁结之...
2025-07-3157 0 -
补脾,有十四种方法
补脾法为《脾胃论》中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久病有胃气则生,凡虚损、虚劳病久矛盾交叉多:血亏即不能直接补血,小剂量归脾汤,凡慢性漏血、...
2025-07-2759 0 -
中医入门(三二)
中气无痰涎。乌药陈枳行气却痰。苍术燥湿郁。火郁加天南星、半夏、瓜蒌、陈皮:气郁加木香、槟榔,平气消痰,下虚上盛痰嗽喘,降气行痰,...
2025-07-2660 0 -
中气一陷,百病皆现!一个百年古方,救活你的脾
除了脾气虚,比单纯的脾气虚还要更严重。脾气宜升”我们的脾胃中气应该把我们身上的精微物质往上带,我们不仅会出现脾气虚的情况。脾气不...
2025-07-2558 0 -
我对阴火的理解和诊治(在全国中医经典临床论坛上的交流稿)
亢盛所致也(如外感所致或脏腑亢旺生发者)。凡生理物质、病理产物以及外侵邪气郁淤不畅皆可生发,此即郁火或郁热耳,二、中焦阴火的实质...
2025-07-2560 0 -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 其他 中医方剂 小儿疝气【辨证】中气下陷。【治法】升陷降气。【方名】完疝汤。【组成】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
2025-07-2463 0 -
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才发现原来养生的关键是它
一定是中气自然复元的缘故。也一定是中气损伤的结果;无非是因为中气受损,也就意味着中气和脾的关系非常紧密?会造成中气下陷,肚子每天...
2025-07-2361 0 -
中气不足,出汗就多
说我治了半辈子的病,今天我们就再来说说多汗与中气之间的那点恩恩怨怨吧。因为他之前有位朋友的耳鸣是在我这调理好的,他之前用过固表止...
2025-07-2263 0 -
李可老中医“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的临床应用
其气为人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均为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升降出入失常而易出现阳明燥热与太阴寒湿太过并存的病机。...
2025-07-2252 0 -
『脱肛』脾虚气陷型脱肛
脾虚气陷型脱肛:治疗方法。加减:证候表现,大便或咳嗽、远行时肛内肿物脱出,轻重不一,病因病机,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象:治则...
2025-07-18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