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寒
-
青竹茹汤
青竹茹汤【来源】《普济方》卷二O六。【组成】生芦根(切 20克青竹茹20克粟米6克生姜6克【用法】上药哎咀。以水1升,煮取600...
2025-10-3095 0 -
伤寒论02:太阳中风、伤寒、温病。
三种表症:中风、伤寒、温病。条辨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与中风的区别:无汗、有汗。伤寒最重要的是无汗...
2025-10-29101 0 -
下篇《伤寒》六经病脉证并治辨解10
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少阳腑则包括足少阳胆腑与手少阳三焦腑。少阳既与五气(在天五行)之相火(当为燥)对应,六经中医...
2025-10-29101 0 -
辅行诀中的五行药物汇总!(附:辅行诀原文)
木性药(味辛)补肝,火性药(味咸)补心,土性药(味甘)补脾: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补气血、养精、敛神、和中。补精、养血...
2025-10-29111 0 -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113)--麻黄升麻汤、烧裈(kun)散
麻黄升麻汤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2、清上热:生石膏、知母、黄芩、升麻、葳蕤、芍药、...
2025-10-2992 0 -
六经病的判定标准(上)
本期为大家分享六经病的判定标准之太阳病、少阴病。而是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常见的证,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
2025-10-29113 0 -
《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
是以神志疾病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得眠、喜忘、惊悸、谵语、郑声、发狂、神志不清等症状,《伤寒论》中不独心少阴经病可见神志病症,1、清...
2025-10-28117 0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第36条:...
2025-10-2896 0 -
伤寒论 第204条诸家解说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这两条论述了阳明病禁下证,以及误下的变证和预后。病是从伤寒来的,呕多,多呕,也可以...
2025-10-28102 0 -
中西医合治肠道感染
中西医合治肠道感染 其他 中医常识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远端回肠微小脓肿及溃疡...
2025-10-28102 0